永年市文物故居
永年市文物故居
发布时间:2016/11/6 15:29:47   浏览次数:5350次 

杨露禅、武禹襄故居

    杨露禅、武禹襄故居位于永年县广府镇,均始建于清末,分别为杨氏、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禹襄宗师生前的住所。杨氏故居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东面西,分两个院落。武氏故居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三个院落。杨氏故居,原有建筑早年被毁,现建筑为后来重建,武禹襄故居为当地典型的大户富宅,现主体建筑保存完整。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露禅,生于清嘉靖四年(1799年),自幼家境贫寒,从小酷爱武术,并几次到河南温县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太极拳(又名“绵拳”)。他在学拳期间,非常用功,并深得“绵拳”的要领,先后经历了18年之久,学到真谛。回到祖籍之后,他对陈氏架式进行了多处改进,创造了一套一百单八式杨氏太极拳的拳路。这种强身祛病的体育运动,从永年推向全国,发展到海外。

    武禹襄,广府镇人,生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六年,清秀才。他不思利禄,自身习练武术,曾到河南拜陈清平为师,得其奥秘,并觅得《太极拳谱》、《太极拳概要图》、《拳论》,回家后,日夜加紧研练,细心揣摩,苦学二载,将自己的练拳心得与发挥王氏旧谱之义,写出《太极拳解》四则,《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等著作,至今被拳界奉为经典名著。

    永年为杨氏太极拳发源地,两处故居为杨氏太极拳爱好者使用,杨露禅故居现已辟为小型博物馆对外开放,每年有大量中外拳者前来敬拜师祖、切磋拳艺。

滏阳河西八闸

    滏阳河西八闸位于永年城西大慈村至田堡村之间的滏阳河北岸,是明代修建的8初水利设施,因在永年城关以西,故俗称“西八闸”。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八闸均为砖石结构,长方形闸体,现存5闸及民国年间修建的1闸。其中广仁闸长6.2米,宽9.95米,地面以上高2.15米,为明万历四十二年创建,能浇地3000亩;济民闸长18.8、宽14、高6.8米,为明嘉靖八年七月修建;阜民闸长20.6、宽7.74、高6.69米,为明万历七年修建;殖民闸,长12.6、宽8.9、高6.1米,为1934年修建。西八闸中的普惠、便民、广济3闸已不复存在。

    据载,西八闸原能浇地19000余亩,滏阳河北岸数十里农田受益很大,现在八闸中的4座及民国年建的殖民闸仍在发挥作用。西八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建设上的杰出创作河贡献,对研究河北省农业、水利发展史有很大价值。

朱山石刻

    “汉朱山群臣上酬石刻”简称“朱山石刻”,镌刻于永年县吴庄村北朱山顶上的一块天然石面上,和山体相连,是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国赵国大臣为赵王祝寿时所刻。石刻长1.5米,宽0.52米,为长条状摩崖石刻,刻字崖面依山倾斜,石刻石面向西,上镌刻“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1行15个小篆体大字,文字长1.2米,宽0.08米。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朱山石刻的年代问题,争议很大,曾有人主张其年代为后赵。按近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其书法已由秦篆之长方形演为方行,隶书笔意甚浓,书写草率不若《泰山刻石》工整。清刘位坦考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物,为现有汉篆中最早刻石。清康有为评其书云:“朴茂雄深,得秦相笔意。”

昭惠王祠遗址

    昭惠王祠遗址位于永年县临洺关镇石北口村西明山东麓,遗址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根据唐代元和年间重修碑,早在唐代此处就有大规模的建筑和祭祀活动。该祠原存有昭惠王祠、奶奶殿、佛爷殿、万佛楼、皇姑楼等大小72座殿宇,后被日军焚毁。现建筑是1989年当地在原基址上仿明、清风格复建的。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易阳城址

    易阳城址位于永年县西阳城村洺河北岸,隔河与明山、朱山、 相望,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四周夯土城墙较清楚。相传西南角有紫禁城,城东北区有南北校场。

    《史记·赵世家》载,赵武灵王元年“梁襄王与太子嗣、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正义》说,信宫在“洺州临洺县,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在城址内发现有细把豆、盆、瓮等战国陶器残片。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王陵


    赵王陵位于邯郸县西北丘陵地带,距邯郸市区20公里,属三陵乡。是我国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帝王陵寝。赵王陵在邯郸县境内共三大墓丘,其从东至西编号为1、2、3号。另两座在永年县,编号为4、5号,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北省乃至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王陵。

    此陵墓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虽经230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社会人为损坏,地面建筑只存遗址和碎砖烂瓦,但其整个陵台、陵墓封土、墓台、神道等保存十分完整。一号墓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00米,顶部一个神道,长260米,宽60米。二号墓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90米,顶部两个墓丘,墓台西北有完好的散水和铺地云砖,神道是土、石铺成。三号墓南北长180米,东西宽85米,顶部一个墓丘,墓地四周残存用夯土筑成的陵园墙。邯郸县志对赵王陵的记载是:赵王墓三王:惠文、孝成、悼襄也......。明代举人张锡有谒赵王陵的五律:落日一登台,山河四望开。英雄悲往昔,冠盖入蒿莱。树古风霜惨,秋深猿鹤哀。有怀吾不尽,杯酒重徘徊。

永年城


    广府城也称永年城,位于永年县政府所在地临洺关偏南25公里处,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米、宽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外可御敌,内可防洪,进可攻,退可守。广府城也因此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战火烽烟连续不断,可谓历尽沧桑,饱经战乱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广府城因为易守难攻,成了华北平原最后一座被解放的城镇。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在全国来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见的。况且广府古城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加上这里是杨、武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名城,这些特点更是其他古城无法比拟的。

    广府古城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曾经是曲梁侯国的国都。秦汉时又先后为平干国、广平国的国都以及曲梁县和广年县的县衙驻地。隋仁寿元年(601年),因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广年为永年,所以此城又称永年城。

    隋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在此建都,称夏王。这时,城池才始具规模。元代又扩大了城池的面积。永年城原为土城,无水。明代成化年间,知府李进开池引水,开挖了护城河,把滏阳河的水引了进来。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又调周围九个县的民工,历时十三年,将土城包砌成砖城。现在的西城门洞下仍有碑刻“大明嘉靖二十一年,知府陈俎修砌此城”的记载。我们现在看到的没有被修复的城墙,就是明代广平府故城,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古城历史悠久、景点众多,城内外共有名胜古迹三十多处。城内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小巷道,纵横分布着太极宗师杨露禅、武禹襄故居,紫山书院、城隍庙、文昌阁等景点。城外有弘济桥、毛遂墓、黑龙潭等景点。其中弘济桥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形制大小与赵州桥大致相同,相传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成的,堪称是姊妹桥!弘济桥不但是冀鲁两省的交通要道,又是一座有着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之桥。34块栏板和望柱上的浮雕都雕刻得精美绝伦。毛冢高峰(战国名士毛遂的陵墓)就是远近闻名的平干八景之首。美丽的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下许多诗画。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真实写照。

    经过八百年的历史沧桑巨变,现在的永年古城尽管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优美的水城景观仍值得我们去保护和开发利用。最近永年县政府已经对古城的修复,拟定了长远的规划。相信不久的将来,如果您再度光临的话,就会感受到古城新貌的魅力了。

弘济桥


    弘济桥也称府东桥,在广府城正东2.5公里处的东桥村,东西横跨于滏阳河之上。滏阳河是我们华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河流,它发源于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太行山东麓,流至天津附近与海河交汇。在古代它就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线。据《广平府志》上记载:“又赖滏水,上达磁邯,下通津卫。”行旅通商极为方便。

    弘济桥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目前仅有碑刻记载为明万历十年重修。由于修桥时动用四面八方人力众多,因此名为“弘济桥”。弘济桥古代是冀鲁两省交通要塞,桥侧石柱上深达寸许的纤痕至今清晰可见,不难想象当时这里的水运十分繁忙。

    弘济桥的形制和赵州桥极为相似,关于这一点当地还有一个传说呢。说是这座桥是鲁班的妹妹和鲁班比赛修桥,鲁班修造了赵州桥,而他妹妹则修造了弘济桥,所以这两座桥极为相似,被称为姊妹桥。它们都是我国现存的古代大型石拱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瑰宝。弘济桥桥面长48.9米,宽6.82米,大券跨度24.8米。弧矢全部用石块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券似长虹飞架,大券的两旁各有两个小券。这种敞肩式的桥形不仅节省了原料,减轻了桥身自重,而且减小了水流对桥身的冲击力,有力地保护了桥身。弘济桥的砌筑方法也很完美,它是由18道单券纵向排列而成,券石与券石之间用铁束腰相连,护拱石之间用石灰或泥浆砌筑,提高了拱圈的抗压强度。另外勾檐石的大量使用也是中国桥梁史上独一无二的,到桥下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构造了。弘济桥的这些修造方法,使整个大桥浑然一体,结构非常牢固,以至于历经千年依然稳若磐石。

    弘济桥不但是一座正常的交通运输桥,而且还是一座艺术之桥呢。桥上共有18根方型望柱,望柱上有7个狮子、8个猴子、1个鲜桃、1个石榴和中间的一个地牤牛。桥面两边各有17块石栏板,还有9桃10石榴,栏板上所刻花纹多是连年有余、节节封侯等吉祥画,还有鹿、麒麟、八仙和武松打虎等图案,形象逼真,玲珑可爱。大券和小券两面中间刻有龙头,大券两边对刻的二龙戏珠、飞龙、飞凤,两边尽端小券刻的缠枝花,更是炉火纯青,精工细雕,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于弘济桥还留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桥修好以后,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老道士,他在桥上转来转去,左看看,右摸摸,嘴里还不住的念念有词:“桥真好,桥真好,可惜两处没修好,榴、桃、狮、猴没修活,龙嘴子没成宝”。人们听了,纷纷要求老道士留下来,帮着把这两处修修。老道士说:“试试看吧!”,从那天起,老道士每天在桥上,摸摸石榴、桃,梳梳狮子和猴毛,还坐在伸出的龙头上,用手去摸龙嘴里的那颗珠子,一连七七四十九天,珠子突然放光,老道士也不见了。有一年发大水,村子的房子都被淹了,人们都逃到了桥上。眼看桥也要被洪水淹没了,就在这时,说也奇怪,桥柱上的狮子、猴子活了,个个跳进水里抬桥,慢慢把大桥托了起来,望柱头的石榴和桃也都成了真的,象在聚宝盆里一样,取之不尽,供人们充饥。只见水涨,桥浮,再大的洪水也把桥奈何不得。从此,人们把这座弘济桥,称作浮动桥。

    另外,在桥面石上还发现了角石、三叶虫等化石,它们都属于古生代时期的奥陶纪,至今已有4.5——5亿年之久,这更为这古老的石桥凭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弘济桥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年石北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永年县临洺关镇北石北口村西南台地上,台地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为3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86年至1987年,省、市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石北口遗址是豫北冀中南地区最富有明显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其是早其遗存的发现,不仅大大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而且为进一步探讨该遗存同磁山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简介: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七千年的文明历史,拥有自己灿烂的赵文化、梦文化、邺都文化、石窟文化、磁山文化、磁州窑文化、陪都文化、太极文化、成语典故、近现代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及浓厚的人文精神。历史上的许多典故和美丽的传说都出自于邯郸,是全国闻名的“成语之乡”。 文物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流光岁月的重要见证。为了弘扬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陶治情操,同时为了反映邯郸考古工作的成就,展示邯郸文物藏品的风貌,提高人们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意识,编者将陆续遴选邯郸出土的各类文物精品,结集成册,以奉献给关注和支持邯郸文物考古事业的先贤同仁和广大读者。 本书以邯郸收藏及参与挖掘的出土文物为主,并辅以一些旧藏,精选了不同质地和类别的文物精品170余件,以飨读者。

友情链接: 河北省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邯郸市数字图书馆

Copyright © www.ynqtsg.com. 冀ICP备2024069389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总访问人数:326038